讨厌夏天的理由里,蚊子算得上一条!夜幕降临后,这种微型轰炸机一刻也不消停——环绕盘旋,伺机猎血。与蚊子斗争,成立每天必修课——巴掌拍、点蚊香、杀虫剂、电蚊香片、电蚊香液、无烟蚊香……可它们效果到底如何呢?
蚊香有毒?“一盘蚊香释放的有害物质与一百支香烟无异,蚊香能致白血病,蚊香含有DDT……”只要你上网,总能发现这样的消息。事实是否真如此呢?
市面上大多蚊香,其有效成分为(拟)除虫菊酯类杀虫剂。早在16世纪,波斯人就发现除虫菊的花具有杀虫作用,后来人们从中提取出除虫菊素。这是一种击倒快、杀虫力强、广谱、低毒、低残留的杀虫剂,缺点是在日光和空气中不稳定。上世纪70年代,人工合成拟除虫菊酯后,它便真正成为了家用卫生杀虫剂的支柱。
在加入有机填料、黏合剂、染料和其他添加剂之后,一盘盘蚊香出炉了。一经点燃,(拟)除虫菊酯被释放到空气。按其毒理,它具有驱避、击倒和毒杀三种不同作用。换言之,蚊子通过感觉器官接触到这种空气,会本能地产生逃避反应。
可以放心的是,这种杀虫剂的作用机理和环境中的剂量,尚未达到对人类构成威胁的最低标准。
“一盘传统蚊香释放的有害物质与一百支香烟无异”,显然,这句话没有准确的科学依据。
没有其他新闻
企业新闻